羞辱调教荡女高h_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_高清午夜毛片_60分钟日韩床大片免费观看

徽茶文化

2679

2016-05-02
徽州茶人小傳:江登云

     江登云(17171778),字舒青,號愛山, 一號素壺,徽州歙縣江村人。據志書記載:他“十六歲從兄客鄱陽。予族多治禺旬業,時勉亭公司饒埠鹺務,深器公之才識,盡假手焉。”江登云隨兄經營鹽業大獲成功后卻殊不自得,決心“志功名,為國家作棟梁材”;于是他棄賈業,入武庠“連第進士,膺殿廷選,侍直禁衛,后官至南贛都督。”

    江登云晚年撰寫的《橙陽散志》是一部故鄉村志,“橙陽”則是取之江村古地名“橙子培”。而浩浩十二卷、洋洋八萬言的《橙陽散志》刻成于乾隆四十年(1775);后其子江紹蓮擴為十五卷,又增《備志》一卷,刻成于嘉慶十二年(1807)。《橙楊散志》內容豐富,記錄有歙縣茶類和茶商經營情況;“歙之巨商業鹽而外,惟茶北達燕京,南極廣粵,獲利頗賒,其茶統名松蘿。而松蘿實乃休(寧)山,匪隸歙境,且地面不過十余里,歲產不多,難供商販。今所謂松蘿,大概歙之北源茶也,其色味較松蘿無軒輊。”明代茶葉生產之所以興盛,主要是茶葉商品貿易的發展在起主導作用。自永樂年間設“茶馬御史”以來,茶葉逐漸成為明朝銷往海外的大宗商品。當時,盛產茶葉的徽州,每逢春末采茶時節,“男女錯雜,歌聲滿谷,日夜力作不休。富商大賈,騎從布野,傾囊以質,百貨駢集,開市列肆,亦山中盛事”;采摘下來的茶葉,立即被商賈收購,轉銷于各地市場。而《橙楊散志》所說的歙縣商人販茶“北達燕京,南及廣東,獲利頗巨”,足可以驗證各種史料、小說,戲劇中關于徽州茶葉、茶商的記載和描寫都是真實的,有充分依據的;因為歙籍茶商經營早,人數多,地域廣,影響甚大。至于《橙楊散志》提及的“歙之北源茶”,其實就是松蘿茶;主要產自歙縣紫霞山。而《續茶經》引《隨見錄》亦云:“松蘿茶近稱紫霞山者為佳,又有南源、北源名色;”所以歙縣有“北源松蘿”與“紫霞松蘿”。

    江登云在《素壺便錄》中指出:“茶以松蘿為勝,亦緣松蘿山秀異之故。山在休寧之北,高百六十仞,峰巒攢簇,山半石壁且百仞,茶柯皆生土石交錯之間,故清而不瘠,清則氣香,不瘠則味腴。而制法復精,故勝若地處產也。”又云:“徽茶首推休寧之松蘿,謂出諸茶之上,夫松蘿妙矣。”江登云說,產自休寧的松蘿茶固然最負盛名,然而黃山一帶也產好茶,如云霧茶、翠雨茶等。所以,江登云在記述“高山云霧”茶曰:“黃山有云霧茶,產高山絕頂,煙云蕩漾,霧露滋培,其柯(棵)有歷百年者,氣息恬雅,芳香撲鼻,絕無俗味,當為茶品中第一。又有一種翠雨茶,亦產黃山,托根幽壑,色較綠,味較濃,香氣比云霧稍減,亦軼出松蘿一頭。”據《徽州府志》載:“黃山產茶始于宋之嘉佑,興于明之隆慶。”然《徽州商會資料》則記載:真正迎合市場需求的“黃山毛峰”茶,則是在清光緒元年(1875)由徽州茶商謝正安創制。

    江登云父子所撰寫的村志,不僅是宗系、人物、建筑、村景、物產、風俗等樣樣不漏,資料翔實;其所記述的極為豐富的徽州茶史資料,于今天的徽茶文化研究來說,也是有著極其重要的參考和收藏價值!
Copyright 謝裕大茶葉股份有限公司.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11007936號-1   技術支持:黃山智慧城市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