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成培(1735~1808),字仰松,號后巖,別署岫云詞逸,徽州歙縣環山人。《安徽通志稿》記載他:“幼病弱,日在藥間,遂閉戶習醫,解道家養生術……恥赴童子試,博覽經傳及諸子百家,尤肆力于倚聲。”方成培精通音律,酷愛戲曲;尤以《雷峰塔傳奇》最為著名;他方精詩尤擅詞,一生著作甚豐;有《文仰松詞榘存》、《香研居詞麈》、《聽奕軒小稿》等。
方成培的《雷峰塔傳奇》以《白蛇傳》名稱列出后,名優、藝人爭相演出,觀者無不叫絕,成了中國戲劇舞臺上的傳統劇目。然而,方成培《雷峰塔》戲中所描寫的茶的應用、功效以及茶與女性休閑生活的情境,卻是值得一讀亦值得研究。在《雷峰塔》第十二出“開行”中,方成培就直接將茶融入到情節之中;“曰逢黃道喜開張,席列財神相。一會價整整齋筵,燁燁銀釷,凈凈仙茶,馥馥高香。”這里所描寫的茶,是為了襯托劇情中吉祥喜慶的日子,“凈凈”是形容茶的質與形,從而突出“仙”字并讓它們相互映襯;然后進一步發展到氣味“高香”,使“馥馥”順理成章。以致使茶成為了“席列財神”的一種氛圍烘托,旨意則是用以表達對財神的尊重之意。而在《雷峰塔》第十四出“贈符”中,作者直接描寫了茶的社會作用。“收藏緊密,回家去切莫漏伊知,蘭房出人懶更靜時,茶前酒底,悄然間灌落在他柔腸內,猛然間定進斷他回腸細。”這里所說的“茶前酒底”是指飲茶喝酒,因為它們存在著一定的順序性,所以稱為“茶前酒底”;只是兩者聯用多具有指代意義,即指所有飲用與食用的東西;所以就很好地襯托了戲中的失望傷悲之感,與“借酒消愁愁更愁”有著異曲同工之妙。方成培這種直截了當的、對茶的描寫和運用,雖然是劇情的需要,同時也突出了茶在當時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。方成培《雷峰塔》劇中涉及女性與茶的內容諸多;這也說明茶與女性有著密切聯系。所以,女性飲茶、用茶也成為了女性的休閑生活方式之一,成為社會交往活動的重要紐帶。如劇中有“(旦)慵邀斗草閑烹茗,纖手教郎飲。芬芳直欲沁衷腸,休戀菖蒲北里別家香。這是第對當時女性休閑生活的描述,斗草是一種休閑的傳統活動,以草為原料,牢且多者為勝。而“閑烹茗”則表現了休閑與煮茗間的微妙關系;閑時烹茶,茶以休閑,其悠然自得之意盡顯其中;而“芬芳直欲沁衷腸,休戀菖蒲北里別家香”卻是用意深刻,茶的芬芳之氣沁入對愛情的忠誠之中,無疑是一種期冀。而這種以茶為載體的描寫,則是表達了女性對愛情與婚姻生活的一種美好向往。
方成培于茶的了解、熟知;使他將茶融入《雷峰塔》時,表現出了嫻熟的專業性和高超的文化性;而在他的許多詩詞中,也都有品茶飲茶的記述且意境優美。在《味經堂詞稿》中就有“長憶碧窗同語笑,玉纖戲斗香茶”的愉賞悅,也有“暇游為愛秋泉冷,回點松明夜斗茶”的閑情,還有“因念裘杼風流,茶香留客,揮翰余波綺”及“茶煙輕一縷”的逸致……。茶不只是一種口腹之欲,茶于方成培來說可謂養性之修養、情操之陶治、清靜之心境、精神之潤養……